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位于“中华龙”龙碑东南侧,占地面积60余亩。学校是在一九九九年五月我县财力紧张、教育资源紧缺,为缓解我县中学生就学压力,经县委、县政府引资并支持筹建的。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报经省教育厅备案的具有四独立的一所民办公助学校。 学校已投资2500余万元,建有教学楼两栋6000m2,实验图书楼一栋3000m2,办公楼一栋3000m2,学生餐厅3000m2,学生公寓6000m2,教职工住宿楼3000m2。学校配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和高标准的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学校建设有标准化体育运动场。校园内绿树掩映,芳草如茵,花坛、林荫相映成趣,和谐雅致。为莘莘学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的条件。另外,为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为全校30个班级全部配备了先进的电脑、投影机等设备,极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濮阳县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县一中校长管世平,任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张红刚任常务副校长。学校以管世平、张红刚校长为核心,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精明干练的领导班子。专人专职,分工合作,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努力把我校建成濮阳县的人才基地学校借鉴省示范性高中县一中教育管理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从严方针,又不失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家长负责的原则,遵循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为崭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崇严、重导、求精、创新”的校风。封闭式的全方位管理。学校30个教学班,在校人数达2300余人,全部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外出请假制度,严格执行门卫制度,严格执行包年级的专职寝室管理制度。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了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独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氛围。雄厚的师资力量。教职工130人,专任教师98人,全部为大学本、专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其中省、市、县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30余人,40余人获国家、省、市、县优质课教师称号和国家、省奥林匹克竞赛辅导奖。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校教师先后到江苏“洋思”、河北衡水、山东章丘等国内中学参观学习。并紧跟县一中步伐,学习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开创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自2001年建校以来,学校就对全体教职工实行目标考核制度和年度聘任制度,优胜劣汰。为学生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后盾。优质高效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借鉴洋思经验,贯彻诱思探究教学理念,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探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提高学生的思维,锻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铺设了宽广灵活的学台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同时也为使品学兼优经济条件稍差的同学享受良好的学习条件的机会,学校设定的奖学金制度,对初一、二年级学生成绩的学生免除全年的学费,对升学考试进入濮阳县一中前十名与前五十名的学生进行嘉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美的育人氛围。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校历表安排,学校每年五一节、国庆节、元旦等分别组织“拔河比赛”“书画展览”“演讲比赛”和篮球、乒乓球比赛,校团委结合语文教研组自2004年创办了《星火》文学期刊。每年学校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法制教育报告会、学生春季运动会。利用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02——2008年连续7年中招升学率蝉联全县。2003年中招中,有五名同学考取县一中前十名; 2004年正式考取市、县重点高中150余人,其中119人被县一中正式录取,12名同学考取一中前50名; 2005年正式考取市、县重点高中170余人,其中153人被县一中正式录取,16人考取一中前50名; 2006年正式考取市、县重点高中270人,其中5人考取一中前十名,25 人考取一中前50名,尤其是音、体、美特长生被县一、三中正式录取13人; 2007年正式考取市、县重点高中350余人,其中298人被县一中正式录 取,23人考取一中前50名; 2008年正式考取市、县重点高中500余人,其中434人被县一中正式录 取,34人考取一中前50名,有11名同学考取一中前10名。 2009年我校再创佳绩:被县一中正式录取考生545人,再创全县。 濮阳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2003年勇夺桂冠;濮阳市第五届“晨光”杯男篮全市。2006年全国文心杯师生作文大奖赛中有20余名学生获奖,被《作文》杂志和文心出版社定为“全国作文教学基地”。学校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先进学校”、“全国民办学校‘守诚信·重教学质量’双保障示范单位”、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初中”等荣誉称号。现代化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稳定的教职工队伍,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优良的育人环境,促使学校教学成绩正一年一个台阶向前发展。